新闻资讯


2025年跨境陆海联运:集装箱多次倒柜导致货损的索赔流程
发布时间:2025-03-28 浏览次数:在跨境陆海联运中,集装箱需经历多次装卸和转运,倒柜环节的频繁操作极易导致货物挤压、碰撞甚至遗失。尤其当运输链路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的多个承运方时,货损责任认定往往成为索赔难点。
一、货损责任如何划分?
根据《国际货物运输公约》,承运人需对运输全程负责,但若货损由第三方(如港口装卸公司)操作不当导致,需通过运输合同条款追溯责任。建议货主在签约时明确“门到门”责任条款,并要求承运方提供全程监控记录。
二、关键证据收集清单
1. 集装箱铅封完好证明(装货前后照片/视频)
2. 第三方检验机构出具的货损报告
3. 运输途中GPS轨迹及温湿度记录(针对易损品)
4. 各环节交接签收单(标注货物状态)
5. 倒柜操作时的监控录像(需在事故发生后30天内调取)
三、保险理赔加速技巧

投保货运险时务必选择“仓至仓条款”,并注意:
- 立即报案:货损发现后24小时内通知保险公司
- 保留原始包装:未经同意不得处理受损货物
- 使用保险公司认可的检验机构
- 海运段优先适用《海商法》索赔(赔偿限额更高)
四、跨境索赔的特殊挑战
涉及多国法律时,建议:
1. 在运输合同中约定适用中国法律或《汉堡规则》
2. 通过国际商会仲裁解决纠纷(平均耗时比诉讼缩短60%)
3. 利用中欧班列等标准化运输渠道(倒柜次数减少50%以上)
2025年新推行的“智能集装箱全球追踪系统”将大幅提升举证效率,货主可通过区块链平台实时获取集装箱震动、倾斜数据,为索赔提供不可篡改的技术证据。提前布局数字化工具的企业,索赔成功率预计提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