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多式联运中集装箱标准化衔接的难点突破
发布时间:2025-04-23 浏览次数:多式联运作为现代物流体系的重要模式,其效率瓶颈常集中于集装箱标准化衔接环节。不同运输方式间的设备差异、操作规范不统一及信息孤岛问题,导致转运耗时占全程30%以上。
难点一在于尺寸适配。铁路40英尺集装箱与海运45英尺超高柜的规格冲突,迫使中转时需二次拆箱,直接增加15%的装卸成本。近年通过推广ISO标准可折叠箱体设计,使适配率提升至92%。
难点二涉及数据协同。公路、港口、铁路的EDI系统互不兼容,造成30%的运单需人工核验。深圳盐田港试点区块链电子铅封后,跨部门数据同步时间从4小时压缩至20分钟。

突破路径需三维发力:技术层面推广智能锁具与自动化吊装设备,管理层面建立多式联运服务商认证体系,政策层面完善《集装箱多式联运交接标准》实施细则。中欧班列通过"一箱到底"模式已实现全程不换箱,验证了标准化衔接的可行性。未来随着数字孪生技术在枢纽场的应用,转运效率有望再提升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