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跨境集装箱运输“一单制”多式联运的实操难点
发布时间:2025-04-12 浏览次数:在全球化贸易背景下,跨境集装箱运输的"一单制"多式联运模式因其高效便捷而备受青睐。然而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往往面临诸多挑战,这些难点直接影响着物流效率和成本控制。
单证标准化程度不足是首要难题。不同运输方式、不同国家地区的单证要求存在显著差异,导致"一单制"难以真正实现统一。海运提单、铁路运单和公路运单在格式、内容和法律效力上的不一致,常常造成通关延误和额外成本。
责任划分模糊也是困扰企业的关键问题。当货物在多式联运过程中发生货损或延误时,由于涉及多个承运人和运输环节,责任认定往往陷入扯皮。特别是跨境运输中,不同法域对承运人责任的规定差异,进一步加剧了纠纷解决的复杂性。
信息化系统对接不畅严重制约着操作效率。各运输主体使用的信息系统互不兼容,数据无法实时共享,导致货物追踪困难。在需要快速响应客户查询的今天,这种信息孤岛现象直接影响客户满意度。
跨境检验检疫的差异性同样不容忽视。不同国家对集装箱货物的检验标准、检疫要求和通关流程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对特殊品类的货物,如冷链食品或危险品,这些差异可能导致严重的运输中断。
最后,费率计算体系的复杂性增加了成本管控难度。海运、铁路、公路等不同运输方式的计费规则各异,加上跨境运输涉及的附加费项目繁多,使得企业难以准确预估和优化整体物流成本。
针对这些难点,建议企业采取以下应对策略:建立标准化的电子单证系统、明确合同中的责任条款、投资建设统一的信息平台、提前研究目的国检验要求,以及引入专业的物流成本优化服务。只有系统性地解决这些实操难题,才能真正发挥"一单制"多式联运的竞争优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