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班轮公司联盟竞争对运价波动的潜在风险
发布时间:2025-04-09 浏览次数:近年来,全球航运市场集中度持续提升,以2M、THE Alliance和Ocean Alliance为代表的班轮公司联盟通过船舶共享、航线协同等方式强化市场控制力。这种竞争格局在提升运营效率的同时,也为海运运价稳定性埋下隐患。
风险一:联盟价格协同行为推高基准运价
三大联盟控制着全球80%以上的集装箱运力,在关键航线上形成寡头垄断。2023年亚欧航线运价暴涨事件显示,联盟成员通过同步缩减舱位、延迟船舶周转等方式,人为制造供需紧张局面。这种非市场竞争行为导致货主议价空间被大幅压缩,特别是中小型出口企业面临"要么接受高价,要么放弃出货"的困境。
风险二:联盟竞争引发运价断崖式下跌
当市场需求疲软时,联盟为争夺市场份额可能发动价格战。2020年疫情期间,部分航线即期运价曾单周暴跌20%。这种剧烈波动使货主难以进行长期物流成本预算,供应链稳定性受到严重冲击。更值得警惕的是,联盟通过"先降价挤垮对手,再提价收回成本"的策略,最终仍将导致整体运输成本上升。

风险三:区域性运力失衡加剧价格扭曲
联盟的船舶调配往往优先保障东西干线,导致南美、非洲等次要航线出现系统性运力短缺。数据显示,2022年南非航线集装箱运价波动幅度达到主航线的3倍以上。这种结构性失衡使得依赖特定航线的外贸企业被迫承担超额运费成本,严重影响国际贸易的公平性。
面对联盟竞争带来的运价波动风险,建议货主采取多元化运输方案,建立运价监测预警机制,同时通过长期合约锁定部分舱位。监管部门也需加强航运反垄断审查,防止联盟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破坏正常竞争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