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全球集装箱运力过剩翻倍对航运业的挑战与应对
发布时间:2025-04-09 浏览次数:近年来,全球集装箱运力过剩问题日益严峻。据最新数据显示,闲置集装箱船运力已突破200万TEU,较去年同期翻倍。这一现象正深刻重塑航运市场格局,迫使从业者重新思考生存之道。
运力过剩成因复杂
供需失衡是根本原因。疫情期间疯狂下单的新船陆续交付,2023年全球集装箱船队增速达8%,而货量增速仅1.5%。同时,欧美消费降级导致进口需求萎缩,红海危机又迫使船舶绕行好望角,变相增加运力投放。这种结构性矛盾短期内难以缓解。
行业面临三重暴击
运价持续探底成为首要挑战。上海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较2022年峰值下跌82%,部分航线已跌破成本线。其次,船公司被迫闲置运力,马士基等巨头闲置船舶比例达12%。更严峻的是,新船订单仍占现有运力28%,未来三年压力将持续放大。
破局需要组合拳

头部企业正通过减速航行消化运力,平均航速已降至14节。数字化成为关键抓手,中远海运通过智能配载系统提升舱位利用率15%。联盟化运营也在加速,三大联盟控制着全球80%运力。此外,拆解老旧船舶和改装双燃料船成为新趋势。
创新转型迫在眉睫
部分船东开始探索"航运+物流"模式,如地中海航运收购物流企业拓展陆运网络。另一些企业则聚焦细分市场,汽车船、冷藏箱等特种运输成为新增长点。行业共识是:单纯依靠规模扩张的时代已经结束,精准运营能力将成为核心竞争力。
未来两年将是航运业的关键调整期。那些能快速适应低速增长新常态,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重构打开价值空间的企业,将在新一轮行业洗牌中占据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