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如何减少物流碳排放?
发布时间:2025-04-03 浏览次数:近年来,随着全球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物流行业的碳排放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作为一种创新的运输模式,正在成为减少物流碳排放的重要突破口。那么,这一改革究竟如何发挥作用?
优化运输流程,减少无效中转
传统物流运输中,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往往存在效率低下、重复装卸等问题,这不仅增加了时间成本,也导致了额外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多式联运“一单制”通过整合公路、铁路、水路等多种运输方式,实现“一次委托、一单到底”的全程运输服务。这种模式减少了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的中转次数,从而显著降低了因多次装卸和中转产生的碳排放。
提升运输效率,降低单位碳排放

“一单制”改革通过统一运输单据和标准化操作流程,大幅提升了物流运输的整体效率。例如,铁路和水路运输的碳排放强度远低于公路运输,通过“一单制”将更多货物从公路转向铁路或水路,能够有效降低单位货物的碳排放量。同时,智能调度系统的应用进一步优化了运输路径,减少了空驶和迂回运输,进一步减少了能源浪费。
推动绿色物流技术应用
多式联运“一单制”还为绿色物流技术的推广提供了平台。例如,在铁路和水路运输中,电动化、氢能源等低碳技术的应用更加成熟。通过“一单制”整合资源,这些技术可以更快速地普及到整个物流链条中。此外,数字化平台的搭建使得碳排放数据能够被实时监测和分析,为企业制定减排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政策支持与行业协同
政府的政策支持是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成功的关键。许多地区已出台专项政策,鼓励企业采用“一单制”模式,并对低碳运输行为给予补贴或税收优惠。同时,行业协会和企业之间的协同合作也加速了标准的统一和技术的落地,为减少物流碳排放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未来展望
随着“双碳”目标的深入推进,多式联运“一单制”改革将成为物流行业减排的重要抓手。未来,通过进一步优化运输网络、推广新能源技术以及加强国际合作,这一模式有望为全球绿色物流发展贡献更多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