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2025年4月跨太平洋航线运价飙升原因解析:需求、罢工与政策三重压力
发布时间:2025-04-01 浏览次数:全球贸易需求激增推高海运成本
2025年第一季度,随着欧美经济复苏超预期,消费品和工业原料进口需求同比上涨23%。中国制造业PMI连续6个月站上荣枯线,长三角、珠三角出口订单激增导致集装箱周转率下降40%。跨境电商大件商品运输量同比增长67%,进一步加剧舱位争夺,上海至洛杉矶航线40英尺集装箱均价突破8500美元,创历史峰值。
港口罢工事件引发供应链梗阻
美国西海岸ILWU工会发起间歇性罢工,洛杉矶港作业效率下降60%,滞留集装箱超12万TEU。同期,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因自动化改革争议停工两周,连锁反应导致亚洲-美西航线船期平均延误17天。马士基等航运巨头被迫征收1500-2000美元/箱的拥堵附加费,部分货主转向成本更高的空运渠道。
航运减排政策压缩有效运力
国际海事组织(IMO)2025年1月实施的EEXI法规淘汰了15%的高耗能旧船,而新船订单交付量仅增长8%。碳税征收使亚美航线单箱燃油成本增加300美元,船公司普遍采用超低速航行策略,实际运力供给减少22%。中国对非环保船舶靠港限制政策,进一步加剧了可用舱位的结构性短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