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阴“叠落式”箱体污水厂成集成电路产业招商亮点
发布时间:2025-04-19 浏览次数:近年来,江阴市凭借创新的“叠落式”箱体污水厂技术,成功吸引了众多集成电路企业的关注,成为区域产业招商的一大亮点。这一污水处理模式的突破不仅解决了高端制造业的环保痛点,更成为推动绿色工业园发展的关键引擎。
江阴“叠落式”箱体污水厂采用垂直空间布局设计,将传统平面式污水处理设施升级为多层立体结构,占地面积减少40%以上,处理效率提升30%。其核心优势在于高度集约化的模块化设计,能够灵活适配集成电路产业对高纯度水资源的特殊需求。通过智能化控制系统,污水厂可实现对重金属、有机溶剂等污染物的精准去除,出水水质达到电子级标准,直接满足芯片制造环节的回用要求。
这一技术创新为江阴集成电路产业园提供了独特的招商竞争力。目前,已有3家全球TOP10的半导体企业将江阴列为在华扩产首选地,其中某国际巨头更明确表示:“叠落式污水厂提供的定制化水处理方案,是我们决定落户的关键因素。”据园区管委会透露,2023年新签约的集成电路项目总投资额突破200亿元,环保配套优势在商务谈判中的权重占比高达25%。
在运营层面,该污水厂创新采用“产业共生”模式。通过管道直连,将处理后的再生水分级供给园区企业:一级纯水用于芯片清洗,二级中水用于冷却系统,三级达标水用于厂区绿化,形成闭环水网。这种模式使园区整体用水成本下降18%,每年减少废水排放量120万吨,成功入选国家发改委“工业园区循环化改造典型案例”。
专家指出,江阴案例标志着中国环保基础设施正从“成本中心”向“价值中心”转型。叠落式设计不仅破解了经济发达地区工业用地紧张的难题,其输出的环保技术标准更成为吸引高端制造业的“软基建”。目前,该模式已在长三角多个集成电路集聚区推广,相关技术已申请17项国家专利。

随着《长江经济带发展纲要》对生态工业的强化要求,江阴市正计划将这一模式延伸至光伏、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领域。管委会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建设‘水-能-碳’联动的智慧环保体系,让绿色基础设施成为产业升级的新支点。”这一探索为中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复制的“环境-经济”双赢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