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全球最大集装箱船交付对港口基础设施提出哪些新挑战?
发布时间:2025-04-19 浏览次数:近日,全球最大集装箱船“长益”轮正式交付运营,其载箱量突破24000标准箱,刷新了航运业的纪录。然而,这类超大型船舶的投入使用,也对全球港口基础设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港口水深成为关键瓶颈。超大型集装箱船的吃水深度普遍超过16米,这意味着许多传统港口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疏浚工程才能满足其靠泊需求。例如,上海洋山港四期工程就专门为迎接这类船舶进行了航道加深改造。
其次,装卸效率面临更高要求。一艘24000标准箱的船舶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装卸作业,这对港口桥吊设备的作业能力和自动化水平提出了极高要求。目前全球仅有少数港口配备了超大型双起升岸桥,能够同时处理两个40英尺集装箱。
第三,港口堆场容量和集疏运系统承受巨大压力。单次装卸作业意味着数万个集装箱需要在短时间内进出港口,这对堆场规划、卡车调度和铁路衔接都构成了严峻考验。新加坡港通过建设自动化堆场和智能调度系统,在这方面树立了标杆。
此外,超大型船舶还带来了新的环境挑战。其巨大的船体产生的尾流效应可能对港口堤岸造成侵蚀,而集中排放的压载水也增加了港口水域的生态风险。鹿特丹港已开始试点使用岸电系统来减少船舶在港期间的排放。
面对这些挑战,全球主要港口正在加速升级改造。未来港口发展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向深水化、大型化发展;二是加快自动化、智能化转型;三是强化多式联运能力建设。只有主动适应船舶大型化趋势,港口才能在激烈的航运竞争中保持优势。

专家指出,船舶大型化带来的基础设施挑战实际上推动了港口运营模式的革新。通过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未来的智慧港口将能够更高效地服务这些“海上巨无霸”,为全球贸易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