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港口的“多式联运”如何降低内陆企业运输成本?

发布时间:2025-04-14    浏览次数:

近年来,山东港口凭借其独特的地理优势和先进的物流体系,成为内陆企业降低运输成本的重要枢纽。多式联运作为其核心服务模式,通过整合海运、铁路、公路等多种运输方式,显著提升了物流效率并减少了企业开支。

首先,山东港口的多式联运网络覆盖广泛。以青岛港为例,其“前港后站”模式实现了海运与铁路的无缝衔接。通过开通直达内陆的班列,货物到港后可直接转运至铁路,避免了传统模式下多次装卸和仓储的环节。据统计,这种模式可为内陆企业节省约20%的中转成本。


山东港口的“多式联运”如何降低内陆企业运输成本?(图1)


其次,多式联运大幅缩短了运输时间。传统单一运输方式往往需要5-7天才能将货物从港口运抵内陆城市,而通过山东港口的“海铁联运”专线,时间可压缩至2-3天。以郑州某制造企业为例,其进口原材料采用多式联运后,全年物流时效提升35%,库存周转率显著提高。

此外,山东港口还推出“一单制”服务,简化了传统多式联运中需要多次办理手续的痛点。企业只需一次委托、一次结算,即可完成全程运输。这种创新模式不仅降低了操作复杂度,还减少了约15%的行政成本。

在成本控制方面,多式联运的优势尤为突出。以烟台至西安的运输为例:纯公路运输成本约为3800元/标箱,而通过“海运+铁路”联运可将成本控制在2500元以内,降幅达34%。同时,山东港口对长期合作企业提供阶梯式运费优惠,进一步增强了成本优势。

未来,随着山东港口新建的自动化码头和智慧物流平台投入运营,多式联运的效率和性价比还将持续提升。对于内陆企业而言,充分利用这一物流网络,将是实现供应链降本增效的战略选择。